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對安寧療護誤解所造成的悲劇

前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趙可式

❊24歲肝癌女孩阿珠的慘痛經驗
阿珠雖從小接種了B型肝炎疫苗,但因抗體消失,仍感染B肝。她不知每半年要做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驗αFP胎兒蛋白的重要性,等發現肝癌時,腫瘤已9公分大了,無法手術割除。

家人決意隱瞞真相,只告知她是肝臟良性腫瘤。阿珠家人聽信親友勸告,採用自然療法及另類療法。但癌細胞迅速擴展,短短4個月,病人已達末期狀態,且腹部極度疼痛。

阿珠母親在教會機構工作,牧師師母對安寧療護有正確的觀念及良好的經驗,力勸女孩父母送她到安寧病房,減輕痛苦,並做身、心、靈的撫慰與照護。阿珠父母去參訪了安寧病房,感覺滿意,也希望女兒入住;無奈,女孩的姊姊極力反對,她說:「只要我妹妹活著一天,我就絕不讓她進安寧病房!」



阿珠因而繼續住在一般內科病房,但因疼痛控制不佳,天天痛得哀嚎、呻吟,一心求死。如此過了三周,最後肝癌腫瘤破裂,女孩在恨聲尖叫中嚥氣!

❊一般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誤解
台灣的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認知往往是負面的,但事實上,安寧療護已在先進國家非常普及,且是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大力推展的醫療專業,是造福無數受苦病人的現代醫療。

安寧療護不是等死、不是放棄希望、不是放棄積極治療!畢竟,在醫學中根本沒有「積極治療」或「消極治療」的名詞。相關醫療種類的分類有:治癒性治療、疾病控制、支持性治療、緩和性治療、及末期臨終照護,要選擇哪一種治療,需依照病人的病情而定,而非視病人接受哪位醫師的治療或住在哪個病房。

例如,一位多發性器官衰竭的病人,由於心、肝、腎、肺等都已衰敗,又不可能全身器官換一套新的,雖然是住在加護病房(ICU),此時唯一能做的只有支持性治療與緩和性治療而已!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緩和性治療需從診斷初期就介入。安寧療護則包括支持與緩和性治療、末期臨終照護及哀傷撫慰,其醫療團隊應受過至少80小時以上,並累積豐富經驗的醫護專業人員才能答覆安寧療護的功能:1.減輕病人痛苦,提升生活品質。2.延長有品質的生命。3.治療的方針所得之利大於弊。4.四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5.生死兩無憾。

❊安寧療護延長有品質的生命之科學研究
在醫學界頗具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於2010年發表研究,是將151位肺癌末期病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正統的癌症治療,另一組接受安寧療護。結果發現,接受安寧療護組的病人生活品質較好、情緒較佳、平均存活期較長(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3;8 August 19, 2010 733-742)。但其先決條件是,要有照護品質良好的安寧療護醫療團隊,如此安寧療護會成為最積極的治療。

誰害了阿珠?誰該有悔憾?難道不進安寧病房,就不會死?姊姊的誤解不但挽回不了妹妹生命,反而讓妹妹受苦深重,造成一輩子的痛!


醫療種類的分類概念(製表/趙可式,2007)

【編輯部】
1. 本文作者趙可式為前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2. 經「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出版專刊編輯同意轉載

臺北榮總安寧病房榮民照護温馨故事

臺北榮總安寧緩和教育師/黃柏璣

胡伯伯原擔任某協會秘書長,82歲,與前妻育有一子一女,妻殁後,與案女友同住並育有一子,長子未工作,經濟仰賴病人。102年胡伯伯因排便不順,至門診求治診斷為直腸癌,經過多次的診療及開刀治療,103年12月因癌病進展至末期,身體衰弱且藥物治療不再有效,生活功能受限,使病人感到尊嚴感受挫,引發情緒憂慮,為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經醫師建議轉入安寧病房。

案主多年來在軍中擔任重要職務,使他的性格堅毅、有主見,凡事不假外人處理,以往幾次的住院期間,過去的同事仍常來關心,或是向病人請教工作上之問題,但此次因疾病因素,病人需仰賴外籍看護工才能維持生活上基本活動,心中十分沮喪。病人外觀上常表現沈默,見到醫護人員大多禮貌式回應,並常強烈表達自己身體症狀的不適,治療過程中十分配合醫囑。與家人相處時則不容許家人們反對其看法或是想法,住院中要求家人必須時時刻刻都關注在其身體疾病的變化,以便能隨時與醫療團隊溝通治療。對疾病的進展雖明白死亡不可避免,可是當身體出現病症或原有病症未獲得改善或無法改善時顯得沮喪及憂慮,因對經歷死亡前的過程感到不安,曾表示有自我了斷的意念。不想接受無法自主行動需依賴他人的生活,此次因水腫需仰賴他人協助,連上廁所都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病人對此感到十分丟臉,家人也希望病人除獲得症狀上的改善外,還能保有尊嚴,維持病人在大家心中永遠是強者的形象。

病人自訴「這二條腿不是腿,是大象的腳,皮被拉緊,很沈重又僵硬,想控制移動只能用想像的,根本無法真正去做到,覺得自已笨重,是家人負擔,請來的外傭力氣大可以幫助我上下床,但是有時候很粗魯,內心覺得不高興,可是不能說,害怕說了就沒有人可以照顧我,因為家裡沒有人可以搬得動。」(哭泣……)。病人對無法自主移動需依賴他人的情形感到無奈又沮喪,對自我身體的形容為巨大的動物,移動徐緩而不自由,與他人的關係也顯示不安及焦慮的狀態,談及對外傭照護過程雖不滿,卻敢怒而不敢言的心情,有哭泣難受的表現,對一直是個受別人仰賴及肯定的人而言,面對這前所未有的經驗,自尊嚴重感受到打擊。


病人自訴:「護理師,我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因為這個腳一直腫大,沒有好的時候。我已經很久看不見自己的腳趾頭了,大部份時間我都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長期腳腫到腳完全麻木而沒有感覺。我很久都不能好好站著,這樣子的人生很痛苦」,聆聽病人描述過程感受病人對自己目前生命的表現感到沒有意義及價值。

病人因個性問題與家人互動並不親密,同居的女友與孩子也未得到前妻之子女的認同,並認為她只不過是為了錢與父親在一起,關係緊張。

轉入安寧病房之後,護理師一方面與醫師配合提供緩解性的治療,也同時安排替案主施作淋巴按摩,此法通常需要40分鐘以上。護理師藉由這樣的互動與案主慢慢建立關係,因藥物控制使病痛緩解也使病人情緒愈趨緩和,護理師亦教導案女友護理及按摩技巧,使案女友在為病人施作時得到良好的互動,後來,當案女友為其按摩完後病人都會主動的說「謝謝」,與家人相處的緊張關係也慢慢改善。病人有一次還主動對案女友說:「我生病讓你們大家都辛苦了,很謝謝你們都一直對我包容,我有時候脾氣來了也控制不住,對你們心裡不好意思又說不出口,真對不起」。

病人自訴在按摩過程中,是住院時間以來第一次感到被尊重的對待,因醫療過程大多是吃藥打針,許多時候護理人員都是看一下就走了,覺得自已很像是吞藥的機器,只要被看見藥吞下就完成工作了,沒有真的有人願意聽我訴說心理的痛苦,也沒有人能用這樣輕柔及舒服的方式,為了「我」這樣子的人去做。

在安寧病房住院期間的改變,使病人負向情緒愈來愈少,透過安寧團隊心理師與病人會談,引導其回想美好的回憶,病人分享自己有一次和太太一同去按摩的經驗,回憶自己也曾享有幸福和愉快的時光。透過病房護理師的引導後,病人前妻二個孩子來探視病人時,看到阿姨每天幫父親按摩,忍受父親的壞脾氣而暗自哭泣,回到床邊還要笑容以對,並不時的握住父親的手深情的陪伴他,這時不只病人覺得離不開阿姨了,連前妻的二個孩子都非常感動。

病人的心願是女友陪伴他20年,無怨無悔,雖然都已經習慣了,自從生病以來女友都在身旁不離不棄,希望能給她正式一個名份。後來,請了一天假在眾人的見證下去公證結婚,了卻心願,在婚後約一個月後,病人也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大德病房安詳往生。

末期病人之譫妄

■編輯部:家屬衛教專欄

譫妄是大腦非特異性的功能失調,所引起意識紊亂的情形。末期病人出現譫妄常因藥物,身體電解質不平衡,或腦部轉移引起,也可能因身體多重器官衰竭所造成,此現象亦被稱為臨終前躁動。譫妄常見的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短期記憶障礙、神智混亂、語無倫次、躁動不安、焦慮、憤怒、憂鬱、激進行為、日夜顛倒及出現視幻覺及聽幻覺的情形。

臨終病人高達40%-75%有臨終譫妄的現象。

❊如何照顧譫妄病人
譫妄是一種生理現象的反應,而不是「瘋了」,這種症狀在一天中的波動大,但仍有清醒的時期,應該視為神智清楚者對待,必要時需給予鎮靜、安眠藥物使用。當病人出現譫妄情形時,照顧原則如下:


  1. 評估是否有其他情緒上之理由(壓力、焦慮或憂鬱)或外在的不適,例如疼痛、便秘、尿液滯留、太冷、太熱、環境改變等因素。
  2. 以熟悉的環境、事物來緩解病人的焦慮。例如攜帶家中熟悉的床單或床旁物品及病人習慣使用的睡衣等。
  3. 開燈播放熟悉音樂、電視或收音機等感官刺激有時會使病人較為安定。
  4. 若病人要求下床,應考慮其安全性及體力狀況,協助其走動或輪椅外出。
  5. 當病人出現煩躁、不安的情形時,盡量以簡單的字眼,安撫其不安的情緒,並需保護安全避免受傷,有時可告知病人現在的時間(年、月、日、時),並告知我是×××,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伴你。盡量避免與病人爭辯其妄想或幻覺。

❊結語
當病人出現譫妄時,主要能安撫其不安的情緒,並保護病人安全避免受傷。此時家人的陪伴、愛與關懷比任何的藥物都來的重要,因為,在人生最後階段,只有親人的陪伴、愛與關懷能讓末期病人有勇氣面對生命的每一天。

山藥養生元宵

■編輯部

【材料】
新鮮山藥一斤、蓮子4兩 、桂圓肉20粒、地瓜粉適量、黨蔘1兩、紅棗20粒、檸檬半粒。

【作法】
(1)山藥洗淨削去外皮,浸於檸檬水中1分鐘即放入電鍋中,蒸熟透後取出,用不鏽鋼網壓成泥狀後,加入適量之地瓜粉,揉搓成塊,用濕毛巾蓋好待用。

(2)紅棗洗淨,略為刀割後,加入黨蔘、山藥外皮和水4杯,放入電鍋之內鍋,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用時去渣取汁。

(3)蓮子洗淨,放入煮沸之水中燙洗;即刻撈起再放入碗中,加蓋略悶5分鐘後,再加入(2)之湯汁1杯,放入電鍋中,外鍋放半杯水煮至開關跳起後,取出蒸爛熟透之蓮子,用不鏽鋼網壓泥後,再將切細之桂圓肉一起拌勻作成餡待用。

(4)山藥作成之塊,搓作成條,切塊壓平,再將上述蓮子桂圓餡包入,揉成大元宵。

(5)將黨蔘大棗去黨蔘之湯汁煮沸後加入作好的元宵,改用小火煮至元宵浮起即可食用。




【說明】
山藥,補脾健胃、益肺腎,山藥中所含之天然成分,經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含有消化酵素之黏液,其含有之多糖體可降低血糖及提昇免疫。
黨蔘補氣,桂圓肉補血;加入紅棗的藥引子,可調和本食膳之免疫補氣作用。

美感紀事-59快樂的公車駕駛員

開朗的王伯伯,住院期間喜歡與團隊互動,常向醫療團隊打聽病房中其他病友的情形,並表露出關心的神態。他常跟我們提起他的職業,每天開著公車在台北市幾個熟悉的道路穿梭不停,甚至哪些人會在哪個站牌上下車,他都一清二楚。王伯伯告訴我們服務他人的快樂,並也從中看到各形各色的人而有所體驗。

王伯伯外表看似坦然,其實對病情很擔心,所以我們請美育老師來陪伴他,引導他來趟心靈散步、放鬆心情。伯伯表示會打聽其他病房的情形,是因為認識了許多的病友,認為自己目前還健在已屬幸運。我們鼓勵王伯伯的生活中還可以有許多開心的事,像他喜歡唱卡拉OK、聽音樂皆可創造並豐富生活。伯伯果然從善如流,我們有時還會看到他正聽著音樂,享受片刻輕鬆時光,或整理卡拉OK的歌詞要唱歌給大家聽呢!





【美術療育賞析】
王伯伯開始回憶自己20年的公車歲月,他隨手一筆筆畫出公車的模樣與駕駛座中的自己,並肯定接送他人到達目的地,是他秉持的服務信念。另外一張是伯伯的側面自畫像,他形容自己的開明、健談,甚至是一位常會突發奇想的人,畫完後我們也越看越像。後來王伯伯想出了一個凝聚家庭的聯想畫,讓孫子們一個接一個將創作的圈圈連續完成,他們畫得很開心,王伯伯覺得自己還頗有藝術天份呢!

美感紀事-58桃花源記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一畝土,那兒藏有我們內心深處的桃花源,只是我們未曾察覺而漸漸遺忘。

那天,余伯伯在美育老師的引領下,慢慢打開他塵封已久的心門,以其危顫的手握起畫筆,帶我們到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去神遊。

余伯伯邊畫邊打開了話匣子,我們便由病床旁的守護者搖身一變為小船的觀光客,當然余伯伯便是那領航的人。在他的筆下,我們享受著迎面而來的清風,觀賞兩岸涓涓宜人的瀑布,一切宛如眼前,最後小船隨勢順流而下,停靠一處休息。

搖櫓的余伯伯累了,但不累的是他的心靈。在現實的世界,他外在的身體漸漸要返回大地的懷抱,但他內在的心靈卻透過這次一遊桃花源,也向我們做了最後一次的告別。




【美術療育賞析】
余伯伯因不舒服故說話不多,兒子一直在旁靜靜地細心照料。探訪時伯伯相當客氣的回應我們有關美好回憶的印象,但沒多久他突然很有活力的告訴我們,他想到了一個奇緣的地方,於是我們便在病床旁與他一起聆聽水的音樂來凝造氣氛,伯伯隨性一筆一劃的畫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我們跟隨余伯伯的彩筆悠遊在世外桃源,兒子也覺得父親難得如此輕鬆瀟灑。

安寧緩和護理臨床實習心得

實習日期:105年07月04日至07月08日,共五天
實習地點:臺北榮民總醫院 21 樓大德安寧病房
學員姓名:江戴圓

這次的安寧實習經驗,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生日禮物,讓我心中充滿感動和感謝,很謝謝學會及貴單位的安寧團隊及病人、家屬,給我們這麼難忘的寶貴經驗。

在加護單位工作近八年的我,急重症單位讓我成為一位具有敏感度、效率、獨特性及團隊合作之護理特質,但因為個人的人生經驗(至親的往生)及在臨床每一位的生命故事、生老病死、生命無常的總總經歷,讓我重新思考『護理』的另外一個境界,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及看法,更是清楚知道生命教育、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重要性,於是我開始對安寧療護有很大的興趣。


在實習的過程中,不僅是接觸病人及家屬,更是進一步的自我察覺和探索,甚至藉由和家屬一起為爺爺完成舒適、清潔護理時,病人、家屬與我之間的互動,以及能引導彼此說出心中感謝及從未說出口的『我愛你』,讓我覺得當下那種情感的流動,是無法言喻的感動。當下我想到臨床老師所說的『多那一點時間,就算是賺到!』我想這就是安寧護理讓人著迷之處吧!

最後,非常感謝貴單位!在這次的實習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五全照護』(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全社區)的感動,安寧團隊會議以病人為中心的討論、病房主任溫柔有力的態度、護理長用心的帶領、護理人員所散發出的安寧氣息、以及心理師和社工師的專業、宗教師的平易近人、熱心志工們及其他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那種不分你我的大家庭,用心地對每個病人、家屬,無微不至的細心照護,需要很大的『愛和信心』,實在難得可貴。在 貴單位的所學及感受,我會將那一份溫暖的感動,深深的謹記在心,在護理生涯及生命中『學以"自"用』。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您安心 我放心

北區榮民安寧緩和資源中心專員/黃柏璣

2月3日還是初春的日子,天染著輕寒,路樹已經悄悄萌了新芽,和煦的陽光照得人暖暖的,這天上午,榮民劉伯伯的家裏泛著莊嚴而柔和的唸佛聲,因為他剛剛很安詳的離開人世,現場有著淡淡的哀傷,但過程卻温馨且令人感動。

劉伯伯年輕時為國奉獻,參加對日抗戰等戰役功勳無數,後隨政府播遷來臺,今年已經88歲,在臺灣没有成家,也没有其他的親人,一直獨居在外。去年底因慢性心臟疾病及肺炎、肺膿瘍等問題,送至臺北榮總急診,後來因呼吸衰竭插管治療並住進呼吸加護病房,其間因多重感染還手術治療。治療期間除了呼吸道插管,也因為肺膿瘍而必須插胸管引流及作其他侵入性的治療,這些治療使劉伯伯苦不堪言,身心都非常的不適,接下來的一週內因為全身的水腫,使得伯伯體重一下子重了8公斤,呼吸急促,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昏饋。

幸運的是,劉伯伯有位情同父女且30年來一直無微不至照顧他的彭小姐,因為看到伯伯被疾病折磨得相當痛苦非常不捨,又伯伯曾向她表達自己想要好好走的心願,即決定向原病房團隊申請照會「安寧共同照護」。與原治療團隊討論照顧目標與後續治療策略之後,安寧共照團隊建議先以症狀控制為主,以提昇病人的生活品質,安寧共照護理師楊琪還教導照顧者適當的照護技巧使伯伯能更加舒適。在關心的過程中,楊琪護理師發現伯伯的表情愁苦,似乎有很多的心情想要表達,只是體力不濟,而且因插著氣管內管的影響說話不方便,於是在旁陪伴並讓伯伯用紙筆慢慢的寫下,耐心的傾聽伯伯訴說疾病造成的痛苦及自己的心願,第一次有護理人員如此親切的陪伴同時做舒適護理,伯伯的精神頓時好了不少。因為醫師已判定為疾病末期,預期病況治癒已不可能,所以伯伯只想在自己的家好好走,不要没「尊嚴」的拖著苟活,更加不能接受只能戴著呼吸器終日躺在床上,連大小便都要別人來幫忙,所以決定在病房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為自己的醫療決策做好決定。為了成全劉伯伯的心願,安寧共照團隊協助原照護醫護團隊在病房召開會議與伯伯及彭小姐討論病況後續處理方向,與協助心願完成。會後決定請法院公證人到場為伯伯的遺囑公證,並依伯伯之意願,盡快「撤除呼吸器及插管治療」並安排回家以完成心願。


劉伯伯(中)撤除維生醫療後與彭小姐(左)及共照護理師(右)開心合照

1月29日士林地方法院委託的公證人來到劉伯伯的病床前準備為遺囑公證,因為伯伯已無法自己書寫,所以口述由旁人記錄,最後讓伯伯自己簽名並由公證人公證。遺囑中包含了預立醫囑,內容強調自己已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及選擇「撤除維生醫療」,並指定彭小姐擔任自己的「醫療委任代理人」等事項,劉伯伯特別囑咐彭小姐,務必在自己意識昏迷時,能代替他表達個人的醫療意願以維護權益,過程雖然慎重,但伯伯臉上始終掛著淺淺的笑,表情柔和,可以感覺心情是輕鬆的,彭小姐縱然非常不捨,希望能儘量延續伯伯的生命,但因伯伯已到疾病末期,繼續實施侵入性治療及勉強繼續維生設施,可能只是延長疾病的痛苦過程,不一定能延長生命,所以選擇尊重伯伯自己的決定,畢竟這樣的決定可以讓伯伯避免遭受更多疾病的痛苦,保有更多的「尊嚴」及「生活品質」。在立完遺囑之後,當天就依其意願撤除呼吸器及插管治療,撤管後觀察伯伯病情尚穩定,心情也很愉快,即安排回家完成其心願,安寧共照護理師楊琪也任務圓滿。

劉伯伯的回家並不代表安寧療護的照顧就此結束,他的症狀仍需要控制及照顧。在家裏,照顧者對於病人的病情變化會擔心,人生最後這段路的準備也需要提醒和協助,病人及照顧者的心情更是需要被關心。故於出院之前已安排轉介「安寧居家照護」,出院隔日安寧居家護理師及大德安寧病房的醫師即到劉伯伯家裏訪視,持續症狀控制及舒適護理,並以組合式洗澡床為劉伯伯洗澡,舒適他的身心。護理師還教導照顧者必要的照護知識及技巧,還有臨終及後事準備等注意事項。安寧居家團隊的到訪讓病人及照顧者都覺得心安,能夠回到自己家裏,讓劉伯伯滿心的感謝。2月3日清晨,劉伯伯進入了彌留的狀態,彭小姐打電話請安寧居家護理師協助,除了事前教導她做的準備,護理師在電話中引導及陪伴她做最後的護理及各項後事處理,劉伯伯走得平安,臉上很詳和没有痛苦,彭小姐握著伯伯的手輕輕的向他道別,不捨中也感謝安寧團隊的協助,得以在家中延續醫院的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劉伯伯能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是他得以有尊嚴善終的最大因素。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目的在緩解末期病人身、心、社會與靈性上的苦痛,透過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五全之整體照顧,提昇病人生活品質。現有臺灣安寧照護服務模式包括「安寧病房」、「安寧居家照護」與「安寧共同照護」三種模式,服務對象則已由末期癌症及運動神經元疾病拓展到八大非癌的末期病人。目前選擇「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已可以在IC健保上註記,一旦註記成功,全國醫療院所均可查知。

臺北榮民總醫院「北區榮民安寧緩和資源中心」,推展社區安寧理念,並整合各榮民醫院、榮民之家、榮民服務處的力量,形成一個完整的榮民安寧療護服務網絡,提供安寧療護、諮詢、轉介等服務,目前全國各榮民醫院均已開辦安寧特別門診、安寧共同照護、安寧居家照護業務,以因應生命末期國人之安寧緩和服務需求,提昇疾病末期病人享有高品質臨終照顧,並推展「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保障疾病末期病人之善終權,若有相關需求均可向各榮民醫院諮詢。(轉載自榮光雙周刊第2287期)

美感紀事-56方城之樂

「黃娘娘」這名號不知從何時叫起的?與阿姨的交談中,知道她過去有一項生活之樂—方城之戰,在美育老師的引領下畫出她熟悉的場景,在畫紙上雖然看不到其他牌搭子,娘娘卻專注的以眼聚焦畫出「碰」與「胡」,這無疑 是一場好牌,也圓了阿姨一場好夢,希望能帶給她好眠渡過長夜。

阿姨最後還是走了,失眠、疼痛不再困擾她,帶走的是我們對她的祝福。

  


【美術療育賞析】
黃阿姨連閉著眼睛都能將麻將的圖案用手摸出來,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雖然生病沒有體力再打麻將,黃阿姨還是以繪畫的方式玩了一會兒,想像紙上麻將自摸的樂趣。雖然身體漸漸不聽使喚,黃阿姨對宗教仍有了最後的依歸,並以其顫抖的左手描繪觀音像,並寫下「我很高興」。她總是帶著笑容讓身邊照顧他的人開心,令人感到生命即使最終也是可以歡喜的。

美感紀事-57「手」護家園

一生從事護理工作的周奶奶自律甚嚴,舉凡任何事務皆打理的井然有序,向來都是她去幫助別人,入住病房後反不習慣被他人照顧。

奶奶剛開始接觸美術療育時並不太能接受,只覺得麻煩別人挺不好意思的。終於有一次藉由奶奶以前摺的一隻天鵝,打開了我們的「畫題」。也從紙天鵝的細緻摺疊中,可以感受到奶奶有條不紊,事必躬親的個性。

「家」對奶奶來說一直是安身所在,但因罹病,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按步就班處理家事而覺遺憾。在老師的引導下,奶奶終於首肯試著描繪她,內心的想法,「手」的圖像就是這樣來的。

「手」象徵奶奶一輩子的勤懇,無怨無悔守護家園。如今,奶奶最大的安慰,就是家人以他們的手來陪伴她、安慰她。

 


【美術療育賞析】
剛開始讚美周奶奶有一雙巧手時,令她感到很不好意思,奶奶說兩手都是皺紋與勞碌,我們告訴奶奶就是因為她年輕時,用雙手照顧病人與帶大孩子,非常辛苦但很偉大,奶奶聽後笑著以自己的雙手當模特兒把它描繪下來,悄悄的對我們說,她還會摺紙鶴,顯然奶奶對自己這雙滿是皺紋的手感到挺滿意的。

末期病人的疼痛

編輯部:護理衛教專欄

90%以上的癌症疼痛是可被有效控制且獲得緩解的。

❊何時需要使用或調整止痛藥?
常有突然的疼痛產生或因疼痛而無法走路或移動,甚至睡覺睡到一半會痛醒…,這些都是調整止痛藥的時機。

如何清楚表達疼痛?
盡可能將疼痛完整描述,使醫療團隊能更快速的解決您的疼痛。
  1. 疼痛的部位在哪裡?疼痛已發生多久了?每次痛會持續多久?
  2. 疼痛常在什麼時候發生?例如:吃飯時、走路時、睡覺時。
  3. 疼痛嚴重度?一般常以0~10來區分-0分:完全不痛;5分:中度痛;10分:非常痛。
  4. 疼痛的性質為何?(抽痛、麻痛、悶痛、刺痛、酸痛…)。神經性疼痛需使用特殊藥物。
  5. 當身體移動時才痛,或一直持續的痛?
止痛藥有哪些副作用?
鴉片類的止痛藥(如嗎啡、吩坦尼貼片)可能引起便秘、嗜睡、噁心、嘔吐,非嗎啡止痛藥(如阿斯匹靈等)有的會有胃刺激,建議飯後服用或合併胃藥服用。鴉片類止痛藥(嗎啡、吩坦尼貼片)引起之便秘、嗜睡、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要如何處理?
便秘問題:多吃含纖維素之蔬菜、水果、攝取適當的水分、適量運動,如仍有便秘情形,醫護人員將合併軟便劑使用或其他方法協助處理。
嗜睡問題:常發生在使用止痛劑的前幾天,如果想睡覺就休息,不要開車、煮飯、爬樓梯、拿重物,注意安全,如過幾天仍未適應,請告知醫生調整用藥。
噁心、嘔吐問題:除鴉片類止痛藥物外也可能是腫瘤本身、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其他藥物引起。如果持續噁心、嘔吐,務必請告知醫師調整藥物。

結語
末期病人的疼痛,是非常辛苦的,但安寧團隊會盡力使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並期望病人的生活品質提升,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悸動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病房/潘雯秀護理師

記得三年多前第一次踏入北榮大德安寧病房參加安寧初進階實習,當時我遇到了很好的指導員,從她身上我看到了許多的特質,我便以她為典範,向安寧道路開始邁進。謝謝她一路上的指導與扶持,讓我越挫越勇,也成長了許多,在此,我衷心感謝她。

事隔兩年多後,我又再次來到北榮大德安寧病房實習,此次是接受醫院外派訓練「安寧居家實務訓練」,讓我又再次感受到安寧的多元化,更深刻體認到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抱著這樣的心態,繼續在安寧領域服務。 


還記得2015年炙熱的夏天,我們在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安寧病房相遇、相識,雖然初次相見,妳那清秀的臉龐卻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一開始妳總是客氣有禮貌的對待每一位來照顧妳的護理師,讓我覺得這位病人好有修養,年紀輕輕就能做到這樣,真不簡單,讓我由衷打心底欽佩她。


妳的年齡與我相仿,也與我一樣已結婚,每當妳向我提起妳與老公如何相識、相戀到修成正果,妳總是洋溢著滿滿幸福的表情,連我都被那氛圍所感動!


妳告訴我,當初次被診斷為癌症時,妳並沒有怨天尤人,第一個念頭反而是想趕緊生個可愛的寶寶,所以在還未做任何抗癌治療前,妳先行取卵並保存起來,只為了日後有機會能孕育你倆愛的結晶。因為這個念頭,成了妳抗癌的動力,對同樣身為人母的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但好景不常,雖然經過積極的治療,醫師告知癌細胞已轉移多處,已無治療的空間。但堅強的妳,仍然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每週從北部到南部四處求醫,抱著虛弱的體力,靠著堅強的意志力,只為了想活下去、爭取更多的時間,可以實現成為「母親」的心願。聽到此時,我不禁被妳那堅韌的勇氣,深深感動……,我緊握妳的手,從手心傳來的溫度,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妳的先生總是無微不至的呵護著妳,也常常向我們提起你們的愛情故事。大學時期外向開朗的先生對內向害羞的妳展開熱烈追求,最後終於擄獲了妳的芳心,但由於家人的反對,你們歷經了許多波折最後修成正果。


當我們漸漸的走入彼此的心中,妳的病情卻也每況愈下了,常常面帶微笑的臉龐也越發消瘦,身體的不適症狀開始接踵而來。妳開始徬徨不安,出現了負向的情緒,先生也因為擔心而不知所措,經過安寧團隊的細心照顧及關懷後,妳的身體也比較舒適了,妳難過落淚地向我們道歉,尤其是妳對先生的愧疚,卻不知如何向他開口。經過我們的協調後,看著你們夫妻倆抱在一起哭泣、宣洩情緒,最後互相加油打氣,化解了不開心,更昇華了對彼此的那份愛,讓陪在一旁的我也不禁偷偷擦拭眼角的淚水。


妳總說,自從生病後,反而把娘家媽媽與先生的關係更加拉近,一路看著先生如此用心,連工作也放下了,只為了全心照顧妳,媽媽也開始接受這個女婿,妳心中甚是安慰。還記得那天妳特意妝扮,我們為妳與先生及媽媽拍攝了全家福,還邀請先生一起製作成卡片,當妳看到卡片時,那開心的表情深深感動了我,原來「愛」可以化解一切。


漸漸地,妳越來越虛弱,原本開朗樂觀的先生也感到焦慮,我們開始引導臨終陪伴,也關懷著先生的心情,全程的陪伴先生,減輕他的焦慮感。最後,在先生與我們的陪伴下,妳安詳的畫下人生句點。還記得妳曾經告訴我,自從生病後每每照鏡子都覺得自己變醜了,但看在我的眼裡,妳是最美麗的天使。為此,我決定要讓妳的美,存留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們與先生為妳換上妳最喜愛的洋裝,妝點上淡淡的胭脂,妳像是美麗的小公主,面容安詳的熟睡著,先生獻上深情之吻,那一刻,妳的身影永留在我們的心中!


美麗的天使,謝謝妳!妳的生命故事,帶給了我正向能量,使我體認到人生不論遭遇多大的困境,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它、接受它並學習「放下」。透過不斷地自我覺察及省思,秉持著這種信念與態度,獲得更高層次的成長與轉變,並期許在安寧的道路上,可以幫助更多的病人與家屬,畫下圓滿無憾的句點。

病友家屬投書

院長您好:

謝謝您的用心帶領,讓工作人員皆能和善有禮的對待每位病人及家屬。上個月因家中長者身體不適,檢查後確認是肝癌末期,與家人討論後決定申請轉至安寧病房,使長輩得以有更舒適自由的環境及心境。雖然奶奶只在安寧待了兩週(在 貴院待一個月)就過世了!但這兩週的她過得好舒服自在,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及治療,醫生不但每日都固定巡房,還有物理治療及固定沐浴;真的很感謝全體人員,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師、法師、音樂治療師及志工,都非常照顧奶奶,且主動關心她,與她聊天助其放鬆心情。在此要特別感謝主治醫師張曉婷,謝謝您對患者的尊重關懷,以及同理家屬的心情,不惜擔誤下班時間,只為了能等到家庭成員到齊再開始討論病情及處理方式,謝謝您。再次感謝 貴院的培訓,及安寧全體人員之大力協助,謝謝您。因為有您們,才讓奶奶在最後這段路過得很舒適,也走得很安祥?謝謝您們。


A211病房15床 姜劉銀仔之大孫女 敬上

———————————————————————————————————

院長您好:

在您的領導下,「榮總」的醫護人員真的是最棒的。

我的母親(姜劉銀仔)自105/05/05住院105/06/06病逝於榮民總醫院,住院期間,從普通病房轉至安寧病房;這段期間貴醫院的醫護人員給予許多的關懷與協助(包括病人及家屬),在我們家人心力疲憊的當下,您們的支援及關懷的態度,真的是很大的助力。

我父親是榮民、我們一家人也是跟著榮總成長、隨著我的年紀增長,我也漸漸的明白、制度、編制、福利…的需求與困難;我要說的是…對於「榮總」對待榮民、榮眷的好,一直都在,從不因換了政府、換了管事的人,而有所改變…非常的謝謝您…

姜劉銀仔之子 姜大如 敬上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如何面對末期病人之焦慮與憂鬱情緒( 病人/ 家屬衛教)

■編輯部


為何末期病人會焦慮與憂鬱?

疾病造成不適症狀
英雄最怕病來磨,當末期病人身體不適症狀出現時,包括:疼痛、睡不好、食慾下降…這些身體不適的症狀,會讓病人陷入焦慮與憂鬱的情緒中。

害怕失能的過程
常聽許多病人說:「我不怕死,可是這病不知要多久,我擔心拖累家人」;因此,許多末期病人焦慮與憂鬱是來自於擔心失能的過程,造成家人的麻煩。


如何因應末期病人的焦慮與憂鬱

鼓勵病人說出他內心的想法
當病人願意說出他心中的悲傷情緒,此時,我們就讓病人發洩,有時病人發洩完後,心情會較愉快。有時病人說:「我覺得我越來越沒力氣,我知道我時間不多了」,此時家人或朋友常會虛假的安慰說:「不要想這麼多!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其實,這樣回應病人,常會阻斷病人內心的情緒宣洩,及進一步
的溝通表達機會。病人常因此認為不被了解,甚至因而更焦慮與憂鬱。焦慮的是,也許病人想交待一些事情,但無法說出。如果改變回應的方式,例如:「那種感覺一定很不好受吧!」也許可以觸動病人內心的感受,甚至能讓病人再多抒發一些內心的悲傷。

允許病人流淚
哭,是最好的發洩情緒的方式,許多病人在大哭一場之後,會重新產生力量;而能用較理性的方式面對自己的處境,因此,允許病人流淚是很重要的。

與病人分享共同美好的記憶
與病人一起分享過去美好的回憶,及快樂的事。有時一同分享過去快樂的點滴,也會幫助病人看到原來生命不只有生病這一段,也有許多美好的一面。可利用:照片等珍貴物品來共同回憶;或共同分享一些人生經歷。

焦慮與憂鬱是末期病人常見的情緒反應,家人的愛與關懷在此時最重要,如發現病人一直陷於低落的情緒狀態,甚至想結束生命時,切記尋求專業人員協助以確保病人安全。

一切虔誠終當相遇

■大德安寧病房病友家屬 / 劉玉儂


電梯門打開的瞬刻,看見夕色燈光暈染的長廊,空氣中飄浮著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微妙粒子,仿彿羽毛,仿彿雪花,輕盈紛飛,原本沉重的腳步變輕了,心聲傳到耳畔,是這兒,是這兒,爸爸人生之歌就是要在這兒譜上休止符~~~~大德病房。

感 動

■大德安寧病房代訓護理師 / 邱青萸


為期五天在大德安寧病房的實習結束了,同學們感受到這趟實習旅程都獲益良多,從身心靈的照顧,甚至包括自我察覺,愈懂得老師想傳導的觀念後,同學間的交流也更體貼了起來。

美感記事-55悠游的魚兒



身形雖然消瘦,步履蹣跚的陳阿姨兩眼卻炯炯有神,讓人很難想像她曾是水中嬌龍!無論是優雅的仰式,自信的自由式或從容的蛙式,都難不倒她。

美感記事-54美好的回憶




95 歲的劉爺爺是陸軍少將退伍,個性溫和,是一位公認的好好先生。平時身體硬朗,兒女皆旅居國外,和奶奶單獨住台灣。平時喜歡偕同奶奶到處遊山玩水,還曾回大陸老家翻修祖厝,了卻心頭宿願。

回首安寧病房


■臺北榮總大德安寧病房總醫師/張瑋婷



回想我第一次聽到所謂的「安寧病房」是在國小時,阿媽被診斷出淋巴癌的時候。那時自己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阿媽的病如同在平靜的湖中投下震撼彈,在家族引起軒然大波。姑姑當時是就職於臺北榮總的護士,因此而請調到臺中榮總以利就近照護。但阿媽的病程很快,快到我其實記憶很模糊,不太記得阿媽生病的模樣,但腦中深刻的記憶是阿媽病危住在加護病房,個子小小的我看著兩片好似銅牆鐵壁的電動門,大人說,小孩子不能進去裡面,雖然父母只是為了帶孫子見長輩,但我還是都沒見到阿媽一面,當我再從北部回中部時,已是參加喪禮的時候,家族瀰漫著愁雲慘霧。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奉獻



■前北榮大德安寧病房實習醫師/
 台南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 魏玉亭



交班時,學弟說,那是二十一樓視野最好的房間,仰望雲起日昇,俯瞰台北
盆地的芸芸眾生。步入病房,一個枯槁的軀體,兀自喋喋不休:「今天還發燒啊,黃色的退燒藥,我還是吃好了。」「類固醇是不是要從半顆改成一顆?」
病房雖大,可惜他關注病痛,活動領域僅限於一張床,包尿布,插尿管,下肢癱瘓,雙手痠麻力氣漸失,剩一隻嘴巴靈活地開開闔闔。
也辛苦他了。
正值壯年,被診斷出肝硬化及肝癌,接受手術,撐不到兩年,癌細胞擴散骨頭,壓迫脊髓。半年來,在醫院間來回轉院。吞下滿腹苦毒,同時也被苦毒吞噬。罵外傭、使喚護士、跟醫師討價還價,時常無理取鬧,不少護理師被氣哭。妻兒來探病,都躲得遠遠。
那年,我剛畢業,對探索人類心靈懷抱熱忱。旁觀惡性循環,我決定改變策略。「住那麼久,有沒有看過窗外啊?」我挪動他的床,讓他面向天空。颱風剛過,彩虹懸在天邊。
「你知道大德病房是怎麼來的嗎?」他終於安靜下來。
「五十年前,這裡是荒地。三十年前,這棟大樓才一磚一瓦蓋起來。你現在住的病房,是以前部長將軍們住的,門口進來就分成兩間,較小的房間是給副官住的。」他露出訝異的表情。
「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才改建病房,讓我們使用。再來就是全民健康保險,在二十年前,生病開刀可能會傾家蕩產,因為健保,我們才負擔得起醫療。」他點點頭。
「活在現代,看似容易,這些方便,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奉獻。」他沒接話。
「起來看看風景、陪陪家人吧。你可曾想過,以後兒女記憶中的你,會是什麼樣子呢?一個為家奉獻的父親,白手起家,連重病時,都惦記著怎麼讓家人過得更好。」他的眼神漸趨柔和,臉上的線條不再緊繃,有什麼東西,在他的內心被喚醒了。
幾天後,他坐上輪椅,由太太推他出去。他開始陪孩子畫畫和寫作業。更驚人的是,他主動向護理師道歉。到了轉院的時間,這次,他沒有爭吵,謝謝院方幫他安排。轉院那天,我塞了一本章成的《奉獻》給他。
十個月後,我在電梯前巧遇主治大夫,她告訴我,他變很多,轉院後,順利轉介居家服務,十分珍惜跟家人相處的時刻,遇到問題,要求盡量在家處理,不輕易住院,上個月辭世,一切平安。
後來,臨床工作日漸繁重,心靈麻木,無意識地陷入苦毒。
此時,會想起他――雖然被肉體束縛,卻能及時反省轉念,得到靈魂的解脫。




編輯按:魏醫師曾在臺北榮總大德安寧病房實習,文中所敘人地時物皆來自大德病房真人真事,本文亦獲成大醫院同意轉載自「成大醫院期刊電子報」。

體驗- 在大德安寧病房實習的日子


■國軍桃園總醫院暨國軍新竹地區醫院
 臺北榮總大德病房代訓醫師/余陳瑋

感謝北榮大德安寧病房的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和所有的工作人員,在我三個月的實習中給予的照顧與指導,當然還要感謝用寶貴的生命讓我學習、讓我有機會照顧的病人,使我可以更進一步的學習與了解安寧醫療。

如何協助身心俱疲之家屬


■編輯部


家屬以照顧病人為重,常常忽略自己的需要。如:心情難過不能在病人面前哭泣;偶而有快樂、輕鬆心情,也不能表現深怕病人誤會;眼見病人受病痛折磨得很痛苦時,希望他不要再受罪趕快解脫,內心又有罪惡感;身體已經很疲累了,還告訴自己不能休息…。

美感紀事-53心田


每個人心底深處都有「一畝田」,而李阿姨的田裡,開滿了遍地的花草,五顏六色綻放在她家的花園,也盛開在她的心田。

美感紀事-52母愛



「為母則強」這句話在李姐身上得到最好的印證。雖然她被許多症狀所困擾,但只要孩子來探視她,一定展開雙臂熱情擁抱他們,也唯有此時,「母愛」這帖藥,常有效移轉李姐受病痛折磨的焦慮與痛苦。看著他們一家四口在病房吃晚餐,李姐和先生用心陪孩子們做功課,溫馨和樂的景象,彷彿回到了他們自己的家。

齊心合力安寧善終

台灣再創亞洲第一 透過病情告知讓罹癌者擁有自主人權
■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佈新聞內容


依據英國經濟學人於106日公布全球臨終病人死亡品質(Quality ofDeath)調查結果,台灣在80個國家排名第6,這是該單位繼2010年後2度全球公布臨終病人死亡品質排名,相較於2010年的調查結果台灣在40個國家排名14,台灣臨終病人死亡品質又再向前邁進一大步,不僅仍維持亞洲之冠外,更首度擠進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