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青年學子看安寧療護

■大德安寧病房/病友家屬/黃雲

學生一

對安寧療護相關法律規定的看法

在討論本題之前,我先簡述自己的立場:人 的價值是否在於生與死,還是在於「活得是否有 尊嚴」?完全是應該根據個人意識清楚時的價值 觀來判斷,他人(包含親人)都不可過度干涉。以此 立場來看,醫療可說只是在個人意願上扮演「輔 助」,而非「主導」的角色。因此在現行法律的 修改上,方向其實是朝著往尊重病人自主權的方 向走。就個人來看,我認為是越來越「貼近人性 」的。細項礙於篇幅無法在此一一討論,但整體 而言,基於「延長生命而非延長瀕死期」的生命 倫理基礎,相信在法律規範上會越來越趨完善。

對安寧見習教學活動的心得

其實在高齡化、醫療資源逐漸豐富的現代社 會(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慢性病比例逐漸升高, 安寧醫療自然成了無法避免的趨勢。因此,在醫 療技術之外,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對於生命末期的 病人,他們要的是什麼?尊嚴?亦或是僅僅不痛 就好?不論答案為何,相信問題的核心都不在於 「醫術」本身。而對於醫療人員來說,訓練過程 都應註意自己是否有「換位思考」的同理心,而 非僅僅白紙黑字式的課堂教導。個人對於台灣的 安寧療護發展維持正向態度,也期許自己不論未 來是否會走向安寧療護的領域,都不可忘了自己 要成為一位「醫生」,而非「醫療工具」。

學生二

對安寧療護相關法律規定的看法

我一開始對「病人權利自主法」及「安寧緩 和條例」主要的疑慮有二:一是病人沒有專業知 識,把決定權還給病人感覺是不負責任的事;二 是到底會不會發生該救卻沒救的情形。今天上完 課發現現在的法令已在尊重醫師專業、尊重生命 及尊重個人自主權,三者盡量取得平衡,它體現 了我們尊重生命價值的多元性,不再一味追求生 命長度,也促進醫師專業與病人主觀想法間的溝 通,使每個人能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為自己的 離去做最適當規畫。我自己很希望這個議題被擴 大討論及實行,希望能有人協助降低門檻(如: 金額),因為我認為這同時也是能帶動社會重視 專業及消費者需求間溝通的風氣。

對安寧見習教學活動的心得

其實「安寧」這個議題在我們大學學習過程 中,已經是一個一再被提起的課程了。所以原本 對這次課程不抱期待,但聽完醫師(老師)講述後 卻有不一樣的收獲。以往的課程較著重在從感性 層面去傳達這個議題的重要性,也讓新一代的醫 師能接受這些觀念。而這次課程仔細地告訴我們 在實際面上哪些情形適用?預立醫囑的內容包含 什麼?施行上可能遭遇的困難?以上種種讓我感 覺更貼近現實一點。以前我覺得「安寧」很好, 但當家人、朋友提出一些疑慮的時候,卻無法為 他們解惑,甚至自己也有些擔心。這次上完課才 發現,很多我想過的問題,臨床醫師或設立法律 的人都考慮過了,也因著對生命的尊重,做了層 層確認。因此,我想在今天以後,當別人提出 對「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AD)」、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DNR)」的疑問時,我就能更確定的回答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