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點滴在心頭~大德志工紀事

本文作者熊美惠女士
■前大德安寧病房志工/熊美惠

  我曾是臺北榮總大德安寧病房志工的一員,雖然後來因腰疾而不得不終止服務,對於之前這一年深刻的生命體驗,擬就此文記錄些雪泥鴻爪與大家分享。

  我閱讀聖嚴法師寫的「歡喜看生死」、「生死皆自在」…等書,在其流暢卻又發人深省的詞句中,為我們已臨或將面臨的生死大事,注入珍貴的智慧清流,得以重拾失落後的力量,再次出發。
  多年來,我在精神部擔任「王大夫專線」志工,某一次因去大德安寧病房支援服務,接觸到大德志工,感佩之餘,心想如有機會招募志工一定要好好把握。很幸運經審慎篩選後,我歷經三個月的訓練、實習終於成為大德志工的一員。
  安寧病房,在一般人的認知是「等死的地方」而抗拒,我卻在了解後而改觀,對志工更是充滿無限的感佩,困惑她()們如何能經常面對哀悽的病人與家屬?而這群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師、宗教師、社工師、美育老師、氣功老師及志工們的醫療團隊,每天總是以無比的愛心、耐心,與笑臉關懷照護每個病人及家屬,為16間病房灑下滿滿的陽光。
  在服務的時段裏,除了有時協助家屬為病人在極為先進的「超音波沐浴機」洗澡外,工作部分還包括了登錄資料、整理環境、換床單,及逢年過節的慶祝活動,為病人送養生茶或陪伴關懷就是我與病人接觸最多的時刻。而在這當中接觸的人、事、物,不論是病人或家屬,也留下許多印象深刻的點點滴滴。最深刻的莫過於那位輕闔雙眼,口中佛號不斷,在我們幫他按摩雙足時,面容安詳睡著的老伯伯。
  聖嚴法師在「生與死的尊嚴」中提及「佛教認為人往生時的心態有六種因素,可以決定死亡後未來的前途:(1)隨業(2)隨重(3)隨習(4)隨緣(5)隨念(6)隨願,若想善生善終乃至得大解脫,平常所下的功夫是比較可靠的。」同樣印象深刻的是,巧遇果賢法師老菩薩,看他在病床上與兒
孫談笑風生,安然自在的樣貌,哪像癌末臨終病人?以及告別式上眾多義工朋友的送行,更印證了上述的話語。
  此外遇到另一蓮友志工的母親,往生時正逢共修法會可為其超薦等不可思議的因緣,在在都說明了生前學佛或家人學佛,不論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有個正信的宗教信仰,並且精進修行,布施行善,不僅是一種福報,也是給自己未來最好的準備。
  看到單身沒有家人陪伴、照料的榮民伯伯,我們都會在留言簿內記下「多一份關懷」的叮嚀,這些為國付出半生卻孓然一身的長者,的確值得大家為他們多盡一份心力。還記得那位總是把自己料理得整潔有序,不想麻煩別人的長輩;以及另一位由同袍友人陪伴進出的身影,散發著友情的光輝,都令人動容。
  看到護理人員對病人呵護備至,溫言暖語,極有耐心地為口腔癌病人清理潰爛發臭的傷口,為家屬或看護人員協助無法處理的病人身體排泄物,打心裡真的讚歎這些白衣天使的難行能行。
  而看到幾張似乎無法接受自己走向生命盡頭,怨懟得化不開的臉孔,讓人更深思,是否該花時間研讀,及早修習生死這門課,才能無怨無悔,坦然面對?也能蒙主寵召或蒙佛接引,往生天國或
佛國淨土,極樂世界。
  儘管理解有生必有死是必然現象,或者認知生命只是一個過程,死亡不是結束,只是另一生的開始。但是當面臨摯愛的親人,將消失在自己生活中,那份不捨、傷痛真能感同身受。曾接觸到四對鶼鰈情深,不厭其煩,無微不至的照料另一半,不僅令人感動,更體會有一貼心照顧的好老伴真是最大的福氣,而能早走一步,受到悉心照顧與圓滿後事安排的人,何嘗不是更有福報的人!所以照顧好另一半,對他()好,讓他()活得比自己久,不也是慈悲與智慧的逆向思維嗎?

  大德志工服務的一年,如同從事各種志工及公益行善,感覺正如聖嚴法師說的「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利人便是利己」,及聖經所說「施比受更有福」,有能力布施時間、體力、金錢就是有福氣,學習體驗到的智慧或經歷,往往比付出的還要多。無怪乎聖嚴法師說:「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看著進出安寧病房不論是年長或年輕的受苦大眾,感恩他們教導我們如何正視人生這門生死大事。也感謝讓我有機會進入這溫馨團隊服務的美惠社工師,感謝指導我的同班夥伴,也敬愛發揮大愛,視病如親的大德安寧醫護團隊及所有的朋友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