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護理生涯另一樂章─走入安寧療護

■台北榮總大德病房∕陳小妮副護理長

大德病房陳小妮副護理長

  於2009年的8月,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我接受了長官的臨危授命—轉調安寧病房。就在個人護理生涯即將屆滿20年之際,這無疑又是一項新的挑戰與轉捩點。
  回首來時路,走過神經內外科、胸腔內外科、婦產科、感染科及重症加護訓練,生命歷程中的生、老、病、死反覆面對、不斷思索,有太多故事發生在這白色巨塔,究竟生有何憂、死又何懼?人們用生命的故事傳遞著生命的學習,我們學會了些什麼?怎樣才能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本醫療和全人醫療?
  趙可式老師曾說:「在醫院工作,每天面對這些沉重得使人透不過氣來的悲慘人生,只有三條路好走:ㄧ是變得麻木不仁,二是離開這個工作,三是找出照顧這些苦難病人與家屬的方法。」20年的歷練與堅持,讓我愈發覺得護理工作不能只是醫療的延伸,要能以病人的舒適、尊嚴、需求為考量,提供患者與家屬的心理支持,真正的發揮護理的本質,才能使護理發光發熱。
  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親身加入安寧這個團隊。其實早在多年前,接連遭逢至親的往生,病榻前一度掙扎在親情的糾葛、專業的判斷和安寧的理念之間,面對家人的不捨與不諒解,在在讓我承受極大的壓力與痛苦。但最後,儘管家人的逝去帶給我們無限的哀思,離去時安詳的面容與無上的尊嚴,卻讓我們的愛了無遺憾……。
  83歲的老爸常對我說:「將來有一天,我也要跟妳媽媽一樣,該走就走了,不要插管、不要心臟按摩也不要急救,有福氣的人才能好走。」面對著父親卻始終不忍抬頭,心裡只覺一陣酸楚與悸動……,走過風雨,更能體會寧靜的美好。經歷過喪親之慟,更能理解病人和家屬的需要,進而學習生命的智慧。
  在我們的週遭,包括醫護人員、病人本身甚至家人朋友,對於安寧療護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認知的盲點,有些醫生強調自己的職責就是要「救」病人、護理人員害怕面對病人死亡、病人擔心自己被「放棄」、家屬害怕擔負不孝的罪名……,於是令人遺憾的場景不斷反覆上演,一次又一次的啟示,更加深我努力學習安寧療護的信念,也堅定了我推行安寧療護的腳步。
  很難形容突然接到調任指令時的心情感受,只覺得自己被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更重了。決定接下這個挑戰,告訴自己,唯有多看、多聽、多學習,一步一腳印的踏實耕耘,才能真正貼近安寧、深耕安寧、實踐安寧。南丁格爾有句名言:「如果生涯是件藝術,當是絕妙的藝術。」期許自己能夠為未來的護理生涯譜出另一頁優美的樂章。

  感謝長官及大德所有團隊成員給予我的包容、支持與鼓勵!

沒有留言: